首页

sm视频播放

时间:2025-05-25 23:49:05 作者:乐伴15载 “水立方杯”中文歌曲大赛常唱常新 浏览量:69305

  中新社北京5月25日电 题:乐伴15载 “水立方杯”中文歌曲大赛常唱常新

  中新社记者 韩辉

  2025年“文化中国·水立方杯”中文歌曲大赛近期在五大洲全面开赛。目前,部分赛区正处于初赛、复赛的激烈角逐阶段;另有部分赛区已圆满完成赛事。

  “今年,奥克兰地区有117名选手报名参加‘水立方杯’比赛,参赛选手年龄跨度较大,从10岁到50岁不等。”新西兰华星艺术团团长周晓雯说。

  周晓雯表示,自2012年参与新西兰赛区组织工作以来,她亲历了“水立方杯”的成长历程。“10余年来,许多华裔青少年在歌唱中学习中文,在音乐里邂逅古老东方的浪漫与温情。”

  “‘水立方杯’不仅为华侨华人搭建展示音乐才华的舞台,也为外国友人提供了学唱中文歌、亲近中国文化的契机。”日本东京赛区负责人杜海玲告诉记者,东京赛区决赛将于5月31日在东京中国文化中心举行,目前已有5名日本友人组选手晋级决赛。

  杜海玲表示,近年来,许多日本友人十分投入地参加“水立方杯”中文歌赛,其中一名叫寺本幸隆的选手给她留下深刻印象。从事人才培训工作的寺本幸隆,五年前开始学唱中文歌,经过专业指导,如今他已能完整演唱《甜蜜蜜》《夜来香》等中文歌曲。

  今年,寺本幸隆在“水立方杯”东京赛区舞台上演唱经典歌曲《龙的传人》。“这位日本选手自首次参赛起,就表现出对中文歌曲以及中华文化的热爱,无论是发音细节的处理,还是情感方面的表达,他都投入了大量时间与心血。”杜海玲说。

  南非约翰内斯堡赛区负责人、约堡华星艺术团团长黄晶晶介绍,今年正值“水立方杯”赛事举办15周年,为进一步扩大赛事影响力,约堡赛区在赛事组织上进行创新,制定了详细的评分标准:歌唱技巧占总分的85%,舞台表现占10%,服饰与礼仪占5%。同时首次增设了成人组别,并通过社交媒体对初赛进行直播。

  黄晶晶说,约堡赛区每年吸引上百位中外选手登台追梦,他们用歌声传递着中华文化的温暖与力量。“水立方杯”早已超越单纯的比赛范畴,成为连接侨胞情感、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。

  阿根廷华文教育基金会会长刘芳勇多年来一直参与“水立方杯”阿根廷赛区的组织工作。他告诉记者,“水立方杯”在阿根廷已经发展成为跨越国度、种族和文化的主题活动。许多选手通过参与这一赛事迈出重要一步,有的甚至走向了更广阔的舞台。

  刘芳勇向记者讲述了阿根廷选手马蒂亚斯的经历。马蒂亚斯原本对中华文化知之甚少,在参与“水立方杯”比赛的过程中,他逐渐被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深深吸引。此后,马蒂亚斯投入大量时间学习中文、钻研中国音乐与历史,甚至专门拜师学习中国传统乐器二胡。

  在刘芳勇看来,“水立方杯”之所以能常唱常新,是因为中文歌成了大家共同的语言,相聚水立方也成了大家共同的期盼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全国18所高校的近90件(组)艺术作品亮相重庆 吸引民众参观

二是为构建全球环境治理体系提供了中国方案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出构建“地球生命共同体”,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、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,倡导共同建设清洁美丽世界、践行环境治理多边主义、共享环境保护成果,超越了狭隘的地区主义和单边主义。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,中国全力推动应对气候变化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全球议题的深入,以实际行动助推形成公平合理、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秩序。

不用花钱还能领红包?免费短剧背后暗藏玄机

北京市政协主席魏小东表示,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,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,助力台湾同胞参与民族复兴进程,是两岸同胞的共同使命,更是首都北京应有的责任。近年来,京台交流合作持续深化,北京市将继续发挥首都优势,秉持“两岸一家亲”理念,认真落实落细惠台利民政策措施,进一步为台湾同胞来京投资兴业、旅游观光、求学创业创造更好环境。

旅美华人艺术家侯宁油画作品亮相辽宁省博物馆

如今,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承人已从不足1000人增加到2万多人,36家黎锦企业、工坊、非遗传承人工作室组成了黎锦产业联盟,产品远销海内外,黎锦产品的市场接受度和竞争力不断提升;连续四年举办的“海南锦绣世界文化周”,吸引了全国相关行业和文旅单位的广泛参与;2024年9月,黎锦走进巴黎时装周的秀场,受到国际时尚界的关注……黎锦正在成为海南最具魅力的文化名片之一。

山西省9610跨境电商出口包裹破万件

——夏粮播种面积保持稳定。2024年,全国夏粮播种面积3.99亿亩,比上年增加6.8万亩,总体保持稳定。其中,小麦播种面积3.46亿亩,增加47.5万亩,增长0.1%。

公安机关网安部门依法打击涉体育领域“饭圈”违法犯罪行为

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、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院长黄日涵也谈到这一问题,他说虽然中国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,但是美西方国家一些媒体仍然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。自己在和一些西方智库学者交流的时候,发现有一些事情他们明明知道是在污蔑中国,但为了美西方所谓的政治正确,他们仍然睁眼说瞎话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